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、储运灵活、热值高的低碳清洁能源,海南省委书记:坚决压实防外溢政治责任,尽快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被誉为是21世纪的“终极能源”。有专家提出,我国氢能发展要与碳市场充分融合。摘要: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、储运灵活、热值高的低碳清洁能源,被誉为是21世纪的“终极能源”。有专家提出,我国氢能发展要与碳市场充分融合。目前,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...

在我国“双碳”目标下,脱碳逐步成为国内氢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。据中国氢能产业联盟预测,在2060年碳中和目标下,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有望到2060年增至1.3亿吨左右,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约为20%,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产量可达1亿吨,工业领域用氢占比仍然最大,占总需求量的60%,其次分别为交通运输领域、新工业原料、工业燃料等。
7月16日,恰逢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(简称碳市场)启动上线交易将满一周年。截至7月11日,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,减排效果初显,开市以来累计成交碳排放配额1.94亿吨,累计成交额超84.9亿元。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业务创新部副部长聂利彬认为,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逐渐成熟,碳排放价格信号越来越清晰,将为不同的氢气生产工艺核定真实生产成本、收益提供重要参考依据。
聂利彬表示,从我国供给侧来看,目前我国生产的氢气主要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,生产端的碳排放依然较高。在不考虑碳排放成本的情景下,相比于可再生能源制氢,煤制氢等化石能源制氢工艺成本相对较低,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。但其负外部性效应显著,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,碳定价的覆盖行业和范围不断扩大且碳价不断攀升,这一趋势有助于化石能源制氢与清洁氢尽早实现平价。

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,到2050年,将有30%以上的氢气实现跨境交易。从目前全球已开展的贸易情况看,生产过程中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清洁氢显然更受青睐,尤其是在欧盟、日本等减排压力较大的地区和国家。
前述专家认为,从碳市场的角度看,作为一种清洁能源,清洁氢的减排效益显著,减排量可观,完全具备成为相关减排产品的条件。未来,在全球碳定价体系不断优化的背景下,氢能产业的发展要与碳定价充分结合,实现碳氢协同发展。
版权声明:今日新闻头条,今日新闻热点,免费新闻热点.网站信息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