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“聪明的”教育智能硬件要懂得因“龄”施教。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。去年7月“双减”政策发布,减轻了孩子们过重的作业负担,同时缓解了家长超前学习竞争的焦虑。今年...
“聪明”的教育智能硬件要懂得因材施教。
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。去年7月,人民日报:扎紧防治腐败的制度笼子“双减”政策发布,减轻了孩子们繁重的作业负担,同时也缓解了家长们对学习竞赛提前的焦虑。今年4月,教育部正式发布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,将于今年9月正式实施。
“双减”和“新课改”对于教师、学生和家长在新教育时代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没有标准答案,但却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:3354。在相应的儿童学龄阶段,平衡课堂内的课业学习和课堂外的识字学习,最终实现“五育”即学龄教育的良性发展。
校外培训机构被取缔后,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并没有消失。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教育智能硬件,翻译笔、智能学习灯、学习机纷纷涌现。目前教育硬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,一款能匹配学习学龄教育理念的智能学习设备成为发展方向。
正视孩子的真实年龄。
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是每一代孩子共同的“敌人”。当他们3岁的时候,他们可以背诵数百首古诗。他们4岁的时候,英语就很流利了。学习采取主动,从来不用担心他们的父母。奖状没有贴在一面墙上。
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——,超越了当前年龄段的知识储备和心理成熟度。然而,这种榜样却成了一些家长培养孩子的目标。“不要输在起跑线上”是他们的教育理念。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先进的教育比别人领先一步。
然而,在领先于学习,的思想下,被培养的大概率不是“别人的孩子”,而是被鼓励的幼苗抹杀学习热情和求知欲的“受害者”。低年级的时候,他们的学习相对简单,因为他们已经提前把知识学完了。面对所学的知识,这些比别人领先一步的学生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,无法调动积极性。随着学业难度的增加,提前学习的优势越来越小。因为孩子小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成绩不升反降。同时,他们在出现会有新的心理问题
与“促苗”相反的是教育滞后。比如孩子到了12岁,父母还是会对孩子说“童言无忌”,给孩子买一些低龄的书,既满足了这个阶段的知识获取,又会让孩子感到自负。
我们需要知道的是,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。5岁到10岁学习并不傻,只是他们的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同的内容和形式。12岁的孩子没有8岁的孩子天真,也没有早熟,只是大脑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。父母需要正视孩子的真实年龄。
帮助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,远比短期的好成绩有益。
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思维心理。
在所有学科中,“移龄”英语教育的趋势尤为明显。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英语教学?
在AI翻译笔夏季发布会上,上海外国语大学学院孙老师在为10岁儿童和10岁以上青少年开启了第三届上海马拉松,并分析了适合他们的英语学习内容。
="#_x0000_t75" alt="BBB21008" style='width:381pt;height:254.25pt;visibility:visible; mso-wrap-style:square'>
会上,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庞维国老师,也从孩子们生理、心理以及思维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孩子英语学习需求的变化。
3~10岁的孩子活泼好动,注意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暂,很容易被色彩丰富的、可爱童趣、直观的、形象的、互动性强的东西所吸引。在学习情境中,具有这些特征的刺激有利于他们集中注意力,延长注意时间。成长在信息时代的孩子,不喜欢冷冰冰的高科技产品,他们有时也会将玩具当成自己的小伙伴,他们需要的是聪明的小助手,有问题就请小助手帮忙。

从两位老师的分享看来,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特征明显不同,而家长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和认知,会让他们无意识地提高或者降低对孩子的学习要求,从而不能选择合适的辅助学习工具。
孩子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过程,且具有规律。在教育的过程中,需要遵循不同年龄孩子认知发展的规律,才能事半功倍。
教育硬件的核心在平视孩子
超前学习会打击孩子的自信,影响学习兴趣。滞后的内容又会影响他们汲取知识,使他们产生自负心理。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智能硬件?
智能教育硬件的核心不单在硬件,还要在软件和服务上。他们需要帮助提高孩子英语学习的自主性,优化家庭教育效率。
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另一个特征是观察模仿。所以,P20翻译笔设有慢速朗读,单词书写动画演示,自然拼读的音节高亮显示等功能帮助他们观察式学习。同时,低龄儿童的皮肤格外敏感,眼睛也正在发育,因此,他们使用的设备要亲肤,且降低屏幕对儿童视力的影响,而这些也已融入讯飞AI翻译笔P20的设计中。

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现在,一个能传授海量知识的教育硬件已不再稀奇,但不论多么高级的硬件,都应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,从适龄化教育融入产品的讯飞翻译笔,真正做到了平视他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