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A+
公司所在的煤化工行业是一个低成本、大市场、大技术进步空间的好轨道
原料成本更可控:以煤炭为原料,国内资源禀赋的特点带来相对较低的煤炭成本;
市场和优化空间大:煤化工下游的甲醇、尿素、乙二醇都是千亿级市场;
技术进步空间大:煤化工主导装置煤气化是典型的三相反应,基于工艺介绍的技术创新和生产经验非常重要。合成气下游产品的灵活联合生产也有很高的障碍。
公司核心竞争力:以先进的煤气化技术优势,有限的工艺单元间技术改造和铸造成本的联合生产,以及对煤化工及下游的深入了解,持续的产能扩张并没有优化产品链的成本优势。三个水煤浆气化平台及其互联带来低合成气成本,德州化肥项目至今已有近20年的生产经验;关注碳下游,通过工艺单元的技术改进、单元间多联产、降低周期成本,带来更低的成本和费用。
技术引进、消化吸收,实现产能和产品线的持续优化。20年来,合成氨、尿素、甲醇、DMF产能分别由18万吨增加到134万吨、30万吨增加到180万吨、5万吨增加到170万吨、1万吨增加到25万吨。同时,醋酸、己二酸、丁辛醇、乙二醇、三聚氰胺、草酸等产品不断延伸。
随着对C1的最终把握,其未来优势将进一步加强。德州园区借助煤气化平台建设己内酰胺、尼龙6等苯下游产品链30万吨,荆州园区还将建设煤气化、合成气综合利用项目,包括合成氨100万吨、饱和一元醇80万吨、尿素100万吨、醋酸100万吨、DMF 15万吨。
在生产经验特别重要的煤化工领域,其成本和多联产优势将进一步加强。
预计2020年和2022年归属于-公司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1.2、29.5、34.4亿元,分别对应PE为35、25、21倍,维持“强烈推荐”评级。
项目建设的进展不如预期
下游需求低于预期
原材料价格波动很大。更多股票知识邀请关注,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和http://www.efvip.cn